最新消息
2024-11-20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事宜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事宜

家長可於 2024 年 10 月 19 日至 2025 年 1 月 16 日 期間

於本校網頁下載有關報名表格或親臨本校一樓校務處索取本校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報名表。

填妥報名表後,請於 2025 年 1 月 2 日至 2025 年 1 月 16 日期間,連同有關文件交回本校。

 

<<自行分配學位申請須知>>

<<申請表>>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申請人已繳交之文件不獲發還,申請人所提供的資料只作申請2025年9月入讀中一學位之用,所有資料會於派位結果公佈後註銷。

2024-11-202024 HKDSE 成績全面提升。創新高

核心科目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 、數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2級或以上成績平均94%,各科均超越全港水平。

成績全面提升
6科5+成績百分率較去年上升;9科4+成績百分率較去年上升;
12科3+成績百分率較去年上升;13科2+成績百分率較去年上升。

11科考獲5**、5*或5優異成績。

4+優良率較去年提升15%;3+成績較去年提升31%。
本校考生達332A2較去年上升63%,創新高。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視覺藝術及設計與應用科技
5+及4+成績超越全港水平。

13科考獲2級或以上成績高於全港水平,其中12科達90%或之上,6科達100%。
本校考生達222A2高於全港水平,較去年提升19%,創新高。

科目

本校 2+或達標率

全港 2+或達標率

中國語文

95.0%

90.7%

英國語文

91.1%

81.2%

數學

94.1%

82.5%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97.0%

93.7%

 

11科考獲5**、5*或5優異成績

中國語文

數學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

物理

生物

化學

經濟

設計與應用科技

歷史

視覺藝術

 

5科考獲3級或以上成績高於全港水平

歷史

經濟

設計與應用科技

視覺藝術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2024-11-20甲子深度體驗遊 師生攜手獻新猷

      本學年甲子開放日於十月十九日順利舉行。當日盛況空前。千名家長及學生蒞臨參與開放日,在本校師生帶領下,以深度遊形式遊覽校園,親自體驗各學科及學會悉心籌備的活動和展覽。家長們與學生工作人員交流,由甲子學生親述在校就讀的所得所感, 使家長能更全面及多角度了解本校辦學理念及特色。甲子學生待客熱情有禮、談吐大方得體、對來訪的小學生關懷備至,正好體現了甲子人「謙遜、躍動、關愛」的精神,不少家長盛讚甲子學生表現卓越,本校感謝家長們的鼓勵和肯定。

      當日同場亦舉辦了「甲子30周年學術盃邀請賽」,區內小學生群菁匯聚,磨拳擦掌,在甲子的舞台中互相砥礪,盡展所學,在學術盃各項賽事中大放異彩,令人印象深刻。

      本校銀樂隊以激昂有致的演奏歡送家長及學生,亦為開放日奏起閉幕的樂章。甲子師生們齊集操場,用鏡頭將快樂時光拍下,以照片把青春回憶記錄,為開放日畫上圓滿句號。

2024-10-092024 校刊
2024-12-16青少年東京深度交流之旅

文宇軒 -- 感想

07/11/2024
我們拜訪了中國駐日大使館,吳大使為我們介紹了一些關於中日外交的事項。在此過程中,杜公差所分享的感言讓人深思。他向我們講解了「六字格言」,分別是「選擇」、「堅持」和「交流」。這些看似普通的詞語,卻是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重要道理。
人生如同一條漫長而遙遠的道路,作為旅人,我們時常需要面對人生的分叉路口。每時每刻,我們都需要作出選擇,而這些選擇塑造了我們的人生,體現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正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所言:「life is not about chance, but about the choice。」因此,我們必須堅定地努力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
此外,「交流」也十分重要。通過與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溝通,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長處,增廣見聞,擴大視野。在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即俗稱的「情商」,是非常必要的。畢竟,世界不僅有自己,還有他人。懂得交流能使大家和睦共處,避免怨恨。
那麼,「和平」又是什麼呢?「和平」並不是一百萬人說一百萬句相同的話,真正的「和平」是當一百萬人說出一百萬句不同的話時,仍能和諧相處,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在這個過程中,考驗的便是雙方的「交流」能力。

08/11/2024
我們拜訪了大東文化大學第一高等學校,與日本學生進行了交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數不勝數的障礙,包括語言不通,以及面對一些較為消極的同學,甚至還有「掛機」的情況。之前幾天我用盡腦汁想出今天交流的話題,並努力準備了今天會面的禮物,但最終的結果卻讓我有些失望。
然而,隨後我想起了昨日杜公差所提到的「交流」二字。何謂「交流」?人們必須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並全心全力投入互動,這樣才能有建設性,並能有效地感染他人。何謂「盡力」?「力盡」便可,古語有云:「盡人事,聽天命。」
其次,在活動期間,我也嘗試用自己拙劣的日語進行自我介紹,進行簡單的交流。我發現,只要你願意付出,並且全力以赴,即使能力不足,別人也會欣賞和稱讚你。因此,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暫時拋開「我」這個字。何謂「熱血」?不怕尷尬、不怕失敗、不怕冷場,同時又不失風度,便可稱之為「熱血」。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應該懷有這份「熱血」。因為寧可有遺憾,也不想有後悔,後悔一次又一次地錯過,後悔一次又一次地保守,後悔一次又一次地散場

09/11/2024
我們出席了東京兒童權利座談會。在這次會議中,我深刻理解到包容與體諒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因為對方的年齡而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以成見去判斷一個人。這讓我想起韓愈所說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幼」。杜公差也提到了「交流」的重要性,而「交流」需要彼此的尊重,聆聽對方的想法,理解對方的需求。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年長,就認為自己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正確的,更不能要求對方必須跟隨自己。任何人的意見都應受到重視,我們要做到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要固執於成見。正如所謂:「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虛心地向年輕人學習。
孔子曾經有一次坐車,前方的路中心被一名正在玩堆城堡的小孩擋住。孩子向孔子說:「有車讓城的道理,哪有城讓車的道理?」孔子立即向弟子說:「這個小孩很聰慧,這麼小就明白道理,他可以成為我的老師了。」 在座談會中,我們用日本學校的教育體系與芬蘭的學校進行了對比,強調師生應該更像朋友的關係,而非長幼有別的上下級關係。小朋友也應該參與決定和討論的過程。杜公差談到他與自己孩子的關係,更像是「朋友」和「兄弟」的關係。
何謂「家」?一個稱得上安心的地方便可稱為「家」。夫妻之間應和睦相處,不應琴瑟不調;同時要關愛孩子,避免使用行動或言語上的暴力,抑或是忽視他們的需求。

10/11/2024
今天我們上演了一個關於兒童權益的話劇。這是我第一次被重用,扮演劇中遭受母親家暴及面對學業壓力的男主角允行,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參與話劇演出。參與話劇需要「敢做」和「敢試」的精神,並不怕尷尬。
起初,導演曾考慮取代我,但我選擇堅持自己的角色,導演也選擇相信我一次。機會是自己爭取回來的,如果那時我說「無所謂」,結果就會截然不同。因此,要抓住機會,但這並不容易,早了或遲了都不行。  機會就像天上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手中,卻又容易從指縫間悄然溜走,難以挽留。因此,我們不僅要懂得主動把握機會,還要學會耐心,明白在堅持的同時也要善於思考。切勿一味衝動,以免被他人視為笑柄。應在合適的時候,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自誇或自滿。

分享總結

四個字——興盡而歸。雖然不會流年忘返,但我渴望重遊日本。五天的時間,既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恰到好處。在這五天內,發生了許多事情,走遍了燈紅酒綠的東京市,品嚐了各種珍饈佳餚,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個團隊並不是普通的旅遊團,而是「刻苦團」。大家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超過四小時,奔波於各個活動之中,背後的努力更是不為人知。

起初,我抱著外出快活的心態參加這次活動,卻沒想到這次經歷竟然是一堂「人生課」。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與一言一語,各自的個性特點與行事風格,皆在一群「導師」的眼中展現無遺。每天在星辰閃爍、蒼穹無垠的夜空下,心中築起的高牆被一一擊破,彼此敞開心扉,真誠待人,分享自己的傷疤與淚水。「一起泡溫泉,彼此成為好友」,自己與他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皆在眼前展現。

在這些吃喝玩樂的背後,卻是一步一步的進步與成長。簡單的話語和普通的舉動,背後卻是無數的關懷與體貼。我們之間的連結比鐵鏈還要堅固,比鑽石更為持久。雖然只有五天的時間,大家願意默默付出,願意作出妥協,願意互相理解。

然而,再刻苦的團隊也有結束的一天。大家下機後各自散去,總有種熱鬧過後的失落感。每個人疲憊不堪,被現實與社會所改變,在一名叫時間的老人面前漸漸被沖淡。十年之後,再次相見,大家是否仍是當年的熱血青年?是否還有話題可聊?我不知道,也不會有人知道。不過,無論身在何方,生於何處,大家都會在暗中彼此支持,成為無形的堅守後盾。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失敗與失望,卻是孩子成長的經歷。無論如何,我會繼續向前,擊破一道又一道的難關,衝破一個又一個的障礙。在失意時,想起那人所說的話,想起這五天的回憶,想起大家的溫馨日常,讓我再次站起來,咬緊牙關,因為我並不孤單。

所有的回憶都是潮濕的,在每個回想的晚上暗自落淚。最後,我想起了一句詩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希望把這些回憶好好珍藏,不讓風雨搖晃,不讓烈日曝曬。我願意將我們的青蔥歲月,加點鹽風乾,放在時間的盡頭處。

2024-11-22中三級境外交流團(廣州的城市規劃及經濟發展探索之旅)

3A 張紫鈞

       昨日,我有幸參觀了廣州的一座發電廠,而它的發電來源讓我感到無比震撼。這座發電廠的燃料,竟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人厭惡的垃圾。更令人驚訝的是,焚燒後產生的垃圾灰燼,並未被廢棄,而是被用於建築用途,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一石二鳥。

       這座垃圾收集站的規模之大,讓我印象深刻。它的收集範圍和設施面積,或許比將軍澳體育館還要更為宏大。如此壯觀的垃圾處理規模,令我對垃圾回收與再利用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隨著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峻,世界各地都在尋求有效的應對之道。而廣州的這座發電廠,不僅展現了環保與科技結合的力量,也是我迄今為止所見過最大規模的垃圾處理設施之一。這次廣州交流活動,無疑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充滿期待,獲益良多。


3A 陳亮宇

       在日常生活中,我鮮有機會回到中國大陸。然而,這次學校給予我參加廣州交流團的寶貴機會,讓我獲得了全新的體驗與啟發。

       廣州交流團的其中一個景點——廣州塔,素有「高」之美譽。親臨其境後,才真切感受到它的卓然高度,站在塔頂,一探廣州全貌,令人驚嘆不已。 永慶步行街看似普通,卻獨具一格,洋溢著濃厚的中國風情與民間小巷的氣息,彷彿乘坐時光機,回到了往昔的歲月。

       這些經歷,都使我對廣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十分難忘。


3A 蔡樂怡

       兩日一夜的廣州交流之旅,不僅讓我們領略了世界的科技與祖國的偉大,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機會,使彼此更加熟悉和了解。在此次旅程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永慶坊」。

       永慶坊可謂是我們青少年最喜愛的景點。這裡的中國古代建築環繞其間,展現出獨特的歷史韻味。河流潺潺,仿佛在訴說著悠久的故事。坊內有許多年輕人喜愛的店鋪,不僅提供自由購物的空間,還讓我們更深入地體會到中華古文化的繁華與厚重。


3A 羅兆軒

       此次參與廣州城市規劃及經濟發展探索之旅的交流團,令我深入了解廣州市的由來,以及其人口和城市規劃的情況。在這段旅程中,我參觀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永慶坊、廣州塔和廣州藝術博物院,深刻認識了廣州市的經濟發展歷程與成就,並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再者,我還參訪了廣州的新發展區域,見識了亞運會的開幕與閉幕儀式場地以及其他現代化建築,從中深入認識廣州的經濟規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廣州政府在環保方面付出的努力,在廣州街頭隨處可見的回收箱,與香港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出廣州在環保意識上更勝一籌。

       此外,廣州的學生們都非常有禮貌,當我們到達學校時,他們都在校門口向我們問好。這些經歷,激勵了我更加努力學習,提升自我,力求為香港和國家做出貢獻。


3B 莫椅臣

       再談廣州,我的心中已對這座城市產生了獨特的見解。經歷了兩日一夜的研學,廣州令我大開眼界。

       剛從廣州南站出來時,我便察覺到了香港與廣州之間的明顯差異。廣州的街道上,電瓶車如風馳電掣,穿梭於繁忙的交通中,這是我在香港所未曾見過的景象。雖然廣州也有許多高樓大廈,但與香港相比,卻各有千秋。

       在行走的過程中,我發現廣州的路面和公園相較於香港,更顯寬敞與宏大。來到廣州環投,我見識到了這座城市的驚人之處。原來,廣州不僅科技發達,還十分重視環保,這一切都讓我耳目一新。

       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廣州擁有超過兩千年的文化歷史,這些深深吸引著我。此外,置身於廣州,我感受到一種輕鬆的氛圍,讓我在研學的過程中沉醉其中。廣州的學校也展現了熱情好客的一面,讓我倍感親切。

       這次的經歷讓我學習了許多,並使我暫時脫離了繁重的課業,享受其他城市的風土人情。儘管我對廣州仍不甚熟悉,但我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這座迷人的城市。


3B 林嘉琦

       有幸參觀了一所廣州的中學,這所學校以其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先進的設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園內不僅擁有綠意盎然的花園,還配備了功能齊全的運動場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學校對教育的用心與重視。

       令我尤為讚嘆的是,這所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他們在傳統學科課程之外,還設有許多培養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的特色課程。其中最特別的是陶瓷室,這是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空間,學生們可以在此自由創作,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陶瓷作品。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與耐心。

       這種教學理念讓我深刻感受到,廣州的中學教育並不僅僅停留於學術成就的培養,更著眼於塑造具有創新思維與綜合素養的未來人才。這次參訪,讓我對當代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了教育更多元、更豐富的一面。


3C 黃為為

       在出發前往廣州之前,我曾以為這座城市的民眾只懂得說普通話,不懂得廣東話。然而,經過這兩天的交流,我對廣州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裡的人不僅能流利地使用兩種語言,而且彬彬有禮,對我們的普通話毫不嘲弄,反而展現出包容的態度,對我們的提問耐心解答。

       廣州的學生們勤奮且熱愛祖國,校園內彌漫著書卷氣息。我注意到,即使有同學忘帶泳衣上游泳課,他們也會手握一本書,在一旁專心學習,而不是嬉鬧聊天,打擾課堂的進行。這些新發現讓我大開眼界,深感廣州的教育氛圍與文化底蘊之豐厚。


3C 岑鈺淘

       在廣州,我注意到路上有許多綠色車牌的汽車,經了解得知這些是新能源車,主要以電力驅動。可見,中國大陸在新能源車的普及方面已取得顯著成就,環保意識亦相當高漲。

       在參觀廣州的一家投保公司時,我見識到該公司如何利用人們的生活垃圾,通過高科技手段將其轉化為電能,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大陸在環保領域的努力與人們的環保意識讓我大開眼界,深刻感受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3C 鄧梓昇

       我認為此次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探索之旅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參觀了創新科技企業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深入了解廣州市的經濟發展歷程與成就,並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了清晰的認識。隨後,我們來到了永興坊,品嚐了許多地道的美食,體驗了廣州的飲食文化。

       第二天,我們造訪了佛山市的一所學校,了解當地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方式。最後,我們到了廣州市城市規劃館,深入探討廣州的經濟規劃與發展。

       此次探索之旅讓我全方位認識了廣州的發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D 吳思橋

       在這次交流活動中,我接觸到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事物,尤其是參觀廣州的創新科技企業時,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與進步。在參觀垃圾焚燒處理過程中,我了解到如何把無害化處理、沼氣發電和光伏發電等技術融入其中,這些突破性的技術令我驚嘆不已。相比之下,這些科技創新在香港並不常見,令我對廣州的環保與科技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

       除了科技帶來的震撼,廣州的飲食文化也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城,廣州擁有無數令人垂涎欲滴的佳餚。無論是餐桌上必備的滋補湯品、嫩滑的白切雞、香味四溢的燒鴨,還是永興坊裡琳瑯滿目的小吃檔,都展現了廣東美食的多樣與精緻。起初,我對廣州的美食並不抱太多期待,認為它與香港的飲食應該相差無幾,然而當真正親身品嚐後,發現廣州美食不僅風味獨特,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此時我終於明白,「食在廣州」的美譽絕非虛傳。


3D 鄭晴

       此次親身前往內地考察,讓我對廣州有了全新的發現,並深感震撼。過去,我一直以為中國的垃圾問題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我的印象中,內地街邊小吃攤林立,再加上外賣服務如美團的普及,塑膠垃圾問題一直無法避免。再加上,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念一直存在,深深影響著家庭結構,家庭規模往往較大、家庭成員較多,也使得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量相對增加。這些印象使我對內地的垃圾處理方式抱有疑慮。

       然而,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一家垃圾焚燒處理企業,這次經歷徹底顛覆了我過往的認知。原來,生活垃圾不僅可以通過焚燒被轉化為電力,還能被製造成地磚,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這一發現令我目瞪口呆。

       工廠的員工為我們詳細講解了垃圾處理的過程。首先,垃圾車會把垃圾運送至工廠,傾倒在垃圾坑內,並進行為期三天的發酵,以減少垃圾中的水分。然後,垃圾會被機械化設備送入焚燒爐內,這一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而是交由電子抓手完成的。當我們透過觀察窗看到焚燒爐內熊熊燃燒的情景時,感到既震撼又新奇。最後,焚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則被用來發電,為城市提供能源。更令人驚訝的是,焚燒後的殘餘物質還可以用來製作地磚,而這些地磚不僅實用,還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這次考察讓我深刻體會到,垃圾並非我們想像中的毫無價值,而是可以通過科技手段轉化為資源,為環境帶來積極的影響。這次經歷,無疑讓我對內地的環保技術刮目相看,也激發了我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3D 黃芷萱

       這次參與廣州城市規劃與經濟發展探索之旅,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揭開了廣州許多我未曾知曉的一面。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廣州在垃圾處理方面的創新技術與環保理念。原來,廣州並不依賴傳統的垃圾堆填方式,而是通過完善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把經過分類的垃圾送至專業的垃圾處理公司進行科學化處理。

       在處理過程中,不僅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能將垃圾循環利用,從中提取能源。令人驚嘆的是,這些垃圾處理公司能夠將焚燒垃圾所產生的電力供應給自身運作,實現了高度的自給自足。而多餘的電力,甚至還能出售給電力公司,為城市的能源供應作出貢獻。

       這一切讓我對廣州的認識有了全新的改觀。原本以為廣州是一座平凡的城市,但如今才發現它背後蘊藏著如此先進的技術與環保智慧。廣州的垃圾處理系統不僅體現了科技的力量,也展現了這座城市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遠見與努力,讓我深感震撼與敬佩。


3D 黎綽嵐

       此次參加廣州兩日一夜的交流團,讓我對垃圾處理與環保回收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帶來了許多啟發。原來,垃圾不僅可以通過焚燒將熱能轉化為電能,還能為市民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這次參觀的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是讓我對垃圾回收與再利用的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這些看似無用的垃圾,經過科學處理後,不僅能轉化為電能,還能製作成環保磚,鋪設在行人路或其他公共空間,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服務。垃圾的「重生」過程,充分體現了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與可能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參觀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時,親眼見證了垃圾回收的全過程。這次經歷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與環保結合的力量。廣州的環保理念與實踐,無疑為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榜樣。

2024-11-08衷心感謝各家長支持,熱烈恭賀第二十五屆家長教師會幹事當選

衷心感謝各家長支持,第二十四屆周年會員大會已順利完成。熱烈恭賀第二十五屆家長教師會幹事當選,有關選舉結果如下:

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

第二十五屆家長教師會幹事名單

職 位

家長委員

教師委員

顧 問

林明茵校長

主 席

何秀芳女士

副主席

冼敏芝女士

尹慧敏副校長

秘  書

賴啟華女士

楊雅春老師

司  庫

黃秀珍女士

袁劭慈老師

活  動

林小鳳女士

林哲女士

黃惠貞老師

張愛婷老師

聯  絡

陳賢珠女士

李慧娟女士

袁正初老師

總  務

洪美蓮女士

張文浩老師

2024-11-04勇奪第十四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 個人賽-中學組,全港個人賽冠軍

恭賀中五級任思宇同學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個人賽-中學組經過初賽、晉級賽及決賽後,成功勇奪全港個人賽冠軍。


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中五學生任思宇表示,去年因不熟悉比賽規則,遺憾止步於初賽;今年再度參賽,終於成功勇奪中學組個人賽冠軍,讓他感到驚喜。他指大賽涵蓋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準備過程相當具挑戰性,相信這份經歷可用於課堂當中,幫助學習。」 文匯報報導 - 按此連結

2024-10-09甲子開放日

現謹訂於二零二四年十月十九日(星期六)下午二時正至五點三十分於本校舉行「甲子開放日」。
誠邀各小學學生及家長親臨本校開放日,出席學校簡介會、參加甲子深度體驗及30周年學術盃邀請賽。
歡迎家長透過掃描二維碼QR code報名參加,報名從速,額滿即止!

2024-05-20UNESCO Hong Kong Association-UNSDGs Debating Competition 2023/24
Congratulations to our English Debate Team for winning the UNSDGs Debating Competition 2023/24
 
This is another fruitful year for our English Debate Team. 
  • Our S.2 debaters have won the Championship and The Best Speaker Awar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 Our S.3 debaters have striven to win the Second Runner-up this year.
  • Our S.4 debaters have won the Second Runner-up twice in succession.
2024-05-18感恩・傳承── 中六畢業禮

 2024年5月18日,畢業典禮於本校禮堂舉行,主禮嘉賓為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高級講師張健緯博士、呂鈞堯校監、保良局顧問陳黎惠蓮女士、杜偉强校董在百忙中撥冗蒞臨甲子,為中六同學頒獎授憑,送上祝福,共同見證同學在中學生涯劃上圓滿句號的重要時刻。

當天典禮莊嚴而溫馨,林校長代表甲子先向來賓致歡迎辭,接著呂校監致辭,最後主禮嘉賓張博士向畢業同學致訓辭。張博士語重心長,除祝賀中六同學順利畢業,亦同時訓勉同學們毋忘校訓師恩,繼續持守正向價值觀,勤奮向學,積極奮進,師生獲益良多。

台上多位主禮嘉賓為身穿畢業袍的同學們頒發獎項、証書及授憑,肯定甲子學生作出的努力。各班畢業生更與主禮團合照,留下美好回憶。畢業生代表6A陳子朗同學向各方致謝詞,感謝母校一直以來的教導及愛,留下真摯的話語。6B班江紫晴同學、郭海雯同學向主禮嘉賓及母校致送兩幅美麗且具心思的親筆畫作,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家長教師會於典禮的尾聲向每位畢業生送上濃濃情意的鮮花,向畢業同學致以祝福和表達不捨之情,並勉勵同學積極向前,邁向人生另一階段。

當天的表演節目十分豐富,當中朗誦及舞蹈表演均由畢業生及學妹們合力演出,表達傳承的信息。接著由合唱小組獻唱,祝願畢業同學前程錦繡。來賓及家長,看得非常投入,並報以熱烈的掌聲讚賞。

適逢本校踏入30週年校慶,各嘉賓上台參與「3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攜手慶祝校慶盛事,並祝願學校欣欣向榮、積極向上。

最後,諸位嘉賓與家長、師生聚首一堂,享用茶點、在校園各處拍照留念,用一張張歡顏和朗朗笑聲為畢業典禮劃上完美的句號。

本屆中六學生畢業了!但畢業並非代表結束,反倒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祝畢業同學在新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

請欣賞當日精彩相片:(按此開啟網上相集)

2024-04-20一場身、心健康之旅 ── 健康生活在甲子2024

4月20日迎來一年一度的「健康生活在甲子2024」。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院長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梁耀堅教授任主禮嘉賓。梁教授向來賓及師生分享了保持健康身心的秘訣,使大家獲益良多。在我校銀樂隊及師生健康舞精彩的表演後,氣氛活潑輕鬆的「健康生活在甲子2024」正式開始。

當天表演包羅萬有,如滑板、舞蹈、live band、拉丁舞、太極、啦啦隊令人目不暇給,最受期待的師生健康舞,叫人拍案叫絕,吸引了大家目光。同場還有氣氛熱烈的小學電競單車比賽、模擬飛行、自製健康小食、健康生活合照、水晶球製作及咖啡拉花等特色活動,極受區內小學生及家長來賓歡迎。

本校師生齊心協力,四社、領袖生、中三級同學等不同單位各顯心思,設計了各具特色的攤位,寓學習於玩樂,向社區大力宣揚健康生活,活出豐盛人生的訊息,盡顯積極樂觀的甲子精神。來賓們及甲子師生在校園各處一同暢玩,現場氣氛樂也融融。

是次活動得以成功,感謝一眾嘉賓蒞臨支持,亦有賴各位老師、家長義工、校友義工及各位同學的積極協助。甲子同學接待訪校來賓的優秀表現,同樣得到高度讚賞,學習成果豐碩累累。

請欣賞當日精彩相片:(按此開啟網上相集)

2024-04-13國家安全教育同樂日── 心繫家國:國安·保良·將軍澳

2024年4月13日於新都城廣場三期舉行的「心繫家國:國安·保良·將軍澳」圓滿結束。甲子師生於這個國家安全相關的教育活動,向區內不同學校、家長以及中小學生展示我們的學習成果。與會者及現場觀眾踴躍參與,反應熱烈。當天啟動儀式有序進行,簡單而隆重。本校四位同學分別於開幕儀式及綜藝表演環節擔任司儀,表現專業大方;此外,銀樂隊亦參與了開幕儀式的表演環節,表現獲得現場觀眾鼓掌讚賞。電競單車隊亦負責其中一個遊戲攤位,吸引了不少家長圍觀,同學有禮及認真地向來賓介紹電競單車,讓參與者認識更多中國城市的風貌。同學表現獲家長們讚賞。謝謝大家支持!

請欣賞「心繫家國:國安·保良·將軍澳」精彩相片:(按此開啟網上相集)

2024-02-07龍騰萬里 甲子賀歲 ── 甲子中國文化日

中國文化日當天,甲子師生齊聚活動室,信手揮灑,即成揮春,留下一幅幅墨寶,喜迎龍年。現場氣氛在賀年快歌的伴奏下十分熱鬧,師生用心書寫,體會了我國書法藝術的奧妙深邃。林校長同場寫下「甲子精神」四字,祝福甲子師生健康快樂,龍騰虎躍,精神奕奕。

書法體驗外,校內禮堂另有川劇變臉表演,變臉大師的神技令同學們拍案叫絕。小禮堂亦有華服試穿體驗,甲子學生紛紛化身才子佳人,在橋上、樹下留影,令人忍俊不禁。傳統遊藝市集中,同學們亦盡情耍樂暢玩,深深地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願甲子師生龍年大吉,龍吟虎嘯,瑞氣千層。

2024-01-31默默耕耘 必有迴響 ── 甲子美食節

「是愛❤️呀!甲子同學。是愛❤️呀!」

在校長領導下,我校全體教職員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愛心滿溢❤️的活動 ── 「齊享美食‧甲子Yummy Day」,以👍褒獎甲子同學在上學期的用心學習和努力付出。

「默默耕耘,必有迴響。」 2月19日當天,甲子同學們享用了由老師們、家長義工們、學生領袖們用愛心❤️親手炮製的美食,並在師生間的歡聲笑語及「夾薯片」的刺激體驗中,渡過了愉悅輕鬆的午息時光。

美味點心滿含「點點心思、點點心意」,當中包括:甲子章魚燒、鮑魚雞粒、生菜螺片、焦糖爆谷等等。難能可貴的是,鮑魚、螺片等名貴食材,由畢業校友胡超文大師兄❤️慷慨捐贈❤️,真正實踐了甲子「承先啟後、感恩昔日」的可貴精神👍

願我們甲子師生繼續互勵互勉,砥礪前行,挑戰未來

請欣賞甲子美食節精彩相片:(按此開啟網上相集)

2024-01-30一步一腳印 甲子顯愛心 ── 保良局145周年慈善步行

為響應保赤安良、樂善愛施的慈善精神,本校特組織甲子中一同學及家長義工參加「保良局145周年慈善步行」活動,為有需要人士籌募經費,拓展各項社會服務。

甲子師生身體力行,為善事出力,支持我校辦學團體保良局的善舉。步行籌款活動促進了親子和諧,有益身心,實在別具意義,謝謝大家的鼎力相助!

2024-01-29努力耕耘 必有收穫 ── 三十兩白玉蘿蔔收成禮

為慶祝甲子三十週年校慶,生物科在甲子農莊特籌備一別開生面的種菜培育體驗活動,鼓勵甲子學生從活動中真切領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精神。


在我校師生的用心栽培下,各個科組、每個班別都能從沃土中收穫白白胖胖的大蘿蔔,收成滿滿。

豐收的蘿蔔在愛的照料和高湯燉煮後,清甜可口,十分美味。甲子師生在寒冬中品味,進一步印證了「努力耕耘,必有收穫」的至理。

🏫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
📇地址: 將軍澳集福路2號
☎️電話: 27037363
📠傳真: 27049602
Powered by Friendly Portal System v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