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 張紫鈞
昨日,我有幸參觀了廣州的一座發電廠,而它的發電來源讓我感到無比震撼。這座發電廠的燃料,竟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人厭惡的垃圾。更令人驚訝的是,焚燒後產生的垃圾灰燼,並未被廢棄,而是被用於建築用途,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一石二鳥。
這座垃圾收集站的規模之大,讓我印象深刻。它的收集範圍和設施面積,或許比將軍澳體育館還要更為宏大。如此壯觀的垃圾處理規模,令我對垃圾回收與再利用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隨著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峻,世界各地都在尋求有效的應對之道。而廣州的這座發電廠,不僅展現了環保與科技結合的力量,也是我迄今為止所見過最大規模的垃圾處理設施之一。這次廣州交流活動,無疑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充滿期待,獲益良多。
3A 陳亮宇
在日常生活中,我鮮有機會回到中國大陸。然而,這次學校給予我參加廣州交流團的寶貴機會,讓我獲得了全新的體驗與啟發。
廣州交流團的其中一個景點——廣州塔,素有「高」之美譽。親臨其境後,才真切感受到它的卓然高度,站在塔頂,一探廣州全貌,令人驚嘆不已。 永慶步行街看似普通,卻獨具一格,洋溢著濃厚的中國風情與民間小巷的氣息,彷彿乘坐時光機,回到了往昔的歲月。
這些經歷,都使我對廣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十分難忘。
3A 蔡樂怡
兩日一夜的廣州交流之旅,不僅讓我們領略了世界的科技與祖國的偉大,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機會,使彼此更加熟悉和了解。在此次旅程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永慶坊」。
永慶坊可謂是我們青少年最喜愛的景點。這裡的中國古代建築環繞其間,展現出獨特的歷史韻味。河流潺潺,仿佛在訴說著悠久的故事。坊內有許多年輕人喜愛的店鋪,不僅提供自由購物的空間,還讓我們更深入地體會到中華古文化的繁華與厚重。
3A 羅兆軒
此次參與廣州城市規劃及經濟發展探索之旅的交流團,令我深入了解廣州市的由來,以及其人口和城市規劃的情況。在這段旅程中,我參觀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永慶坊、廣州塔和廣州藝術博物院,深刻認識了廣州市的經濟發展歷程與成就,並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再者,我還參訪了廣州的新發展區域,見識了亞運會的開幕與閉幕儀式場地以及其他現代化建築,從中深入認識廣州的經濟規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廣州政府在環保方面付出的努力,在廣州街頭隨處可見的回收箱,與香港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出廣州在環保意識上更勝一籌。
此外,廣州的學生們都非常有禮貌,當我們到達學校時,他們都在校門口向我們問好。這些經歷,激勵了我更加努力學習,提升自我,力求為香港和國家做出貢獻。
3B 莫椅臣
再談廣州,我的心中已對這座城市產生了獨特的見解。經歷了兩日一夜的研學,廣州令我大開眼界。
剛從廣州南站出來時,我便察覺到了香港與廣州之間的明顯差異。廣州的街道上,電瓶車如風馳電掣,穿梭於繁忙的交通中,這是我在香港所未曾見過的景象。雖然廣州也有許多高樓大廈,但與香港相比,卻各有千秋。
在行走的過程中,我發現廣州的路面和公園相較於香港,更顯寬敞與宏大。來到廣州環投,我見識到了這座城市的驚人之處。原來,廣州不僅科技發達,還十分重視環保,這一切都讓我耳目一新。
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廣州擁有超過兩千年的文化歷史,這些深深吸引著我。此外,置身於廣州,我感受到一種輕鬆的氛圍,讓我在研學的過程中沉醉其中。廣州的學校也展現了熱情好客的一面,讓我倍感親切。
這次的經歷讓我學習了許多,並使我暫時脫離了繁重的課業,享受其他城市的風土人情。儘管我對廣州仍不甚熟悉,但我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這座迷人的城市。
3B 林嘉琦
有幸參觀了一所廣州的中學,這所學校以其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先進的設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園內不僅擁有綠意盎然的花園,還配備了功能齊全的運動場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學校對教育的用心與重視。
令我尤為讚嘆的是,這所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他們在傳統學科課程之外,還設有許多培養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的特色課程。其中最特別的是陶瓷室,這是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空間,學生們可以在此自由創作,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陶瓷作品。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與耐心。
這種教學理念讓我深刻感受到,廣州的中學教育並不僅僅停留於學術成就的培養,更著眼於塑造具有創新思維與綜合素養的未來人才。這次參訪,讓我對當代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了教育更多元、更豐富的一面。
3C 黃為為
在出發前往廣州之前,我曾以為這座城市的民眾只懂得說普通話,不懂得廣東話。然而,經過這兩天的交流,我對廣州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裡的人不僅能流利地使用兩種語言,而且彬彬有禮,對我們的普通話毫不嘲弄,反而展現出包容的態度,對我們的提問耐心解答。
廣州的學生們勤奮且熱愛祖國,校園內彌漫著書卷氣息。我注意到,即使有同學忘帶泳衣上游泳課,他們也會手握一本書,在一旁專心學習,而不是嬉鬧聊天,打擾課堂的進行。這些新發現讓我大開眼界,深感廣州的教育氛圍與文化底蘊之豐厚。
3C 岑鈺淘
在廣州,我注意到路上有許多綠色車牌的汽車,經了解得知這些是新能源車,主要以電力驅動。可見,中國大陸在新能源車的普及方面已取得顯著成就,環保意識亦相當高漲。
在參觀廣州的一家投保公司時,我見識到該公司如何利用人們的生活垃圾,通過高科技手段將其轉化為電能,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為國家的環保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大陸在環保領域的努力與人們的環保意識讓我大開眼界,深刻感受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3C 鄧梓昇
我認為此次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探索之旅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參觀了創新科技企業和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深入了解廣州市的經濟發展歷程與成就,並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有了清晰的認識。隨後,我們來到了永興坊,品嚐了許多地道的美食,體驗了廣州的飲食文化。
第二天,我們造訪了佛山市的一所學校,了解當地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方式。最後,我們到了廣州市城市規劃館,深入探討廣州的經濟規劃與發展。
此次探索之旅讓我全方位認識了廣州的發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D 吳思橋
在這次交流活動中,我接觸到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事物,尤其是參觀廣州的創新科技企業時,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與進步。在參觀垃圾焚燒處理過程中,我了解到如何把無害化處理、沼氣發電和光伏發電等技術融入其中,這些突破性的技術令我驚嘆不已。相比之下,這些科技創新在香港並不常見,令我對廣州的環保與科技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
除了科技帶來的震撼,廣州的飲食文化也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之城,廣州擁有無數令人垂涎欲滴的佳餚。無論是餐桌上必備的滋補湯品、嫩滑的白切雞、香味四溢的燒鴨,還是永興坊裡琳瑯滿目的小吃檔,都展現了廣東美食的多樣與精緻。起初,我對廣州的美食並不抱太多期待,認為它與香港的飲食應該相差無幾,然而當真正親身品嚐後,發現廣州美食不僅風味獨特,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此時我終於明白,「食在廣州」的美譽絕非虛傳。
3D 鄭晴
此次親身前往內地考察,讓我對廣州有了全新的發現,並深感震撼。過去,我一直以為中國的垃圾問題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我的印象中,內地街邊小吃攤林立,再加上外賣服務如美團的普及,塑膠垃圾問題一直無法避免。再加上,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念一直存在,深深影響著家庭結構,家庭規模往往較大、家庭成員較多,也使得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量相對增加。這些印象使我對內地的垃圾處理方式抱有疑慮。
然而,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一家垃圾焚燒處理企業,這次經歷徹底顛覆了我過往的認知。原來,生活垃圾不僅可以通過焚燒被轉化為電力,還能被製造成地磚,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這一發現令我目瞪口呆。
工廠的員工為我們詳細講解了垃圾處理的過程。首先,垃圾車會把垃圾運送至工廠,傾倒在垃圾坑內,並進行為期三天的發酵,以減少垃圾中的水分。然後,垃圾會被機械化設備送入焚燒爐內,這一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而是交由電子抓手完成的。當我們透過觀察窗看到焚燒爐內熊熊燃燒的情景時,感到既震撼又新奇。最後,焚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則被用來發電,為城市提供能源。更令人驚訝的是,焚燒後的殘餘物質還可以用來製作地磚,而這些地磚不僅實用,還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
這次考察讓我深刻體會到,垃圾並非我們想像中的毫無價值,而是可以通過科技手段轉化為資源,為環境帶來積極的影響。這次經歷,無疑讓我對內地的環保技術刮目相看,也激發了我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3D 黃芷萱
這次參與廣州城市規劃與經濟發展探索之旅,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揭開了廣州許多我未曾知曉的一面。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廣州在垃圾處理方面的創新技術與環保理念。原來,廣州並不依賴傳統的垃圾堆填方式,而是通過完善的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把經過分類的垃圾送至專業的垃圾處理公司進行科學化處理。
在處理過程中,不僅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能將垃圾循環利用,從中提取能源。令人驚嘆的是,這些垃圾處理公司能夠將焚燒垃圾所產生的電力供應給自身運作,實現了高度的自給自足。而多餘的電力,甚至還能出售給電力公司,為城市的能源供應作出貢獻。
這一切讓我對廣州的認識有了全新的改觀。原本以為廣州是一座平凡的城市,但如今才發現它背後蘊藏著如此先進的技術與環保智慧。廣州的垃圾處理系統不僅體現了科技的力量,也展現了這座城市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遠見與努力,讓我深感震撼與敬佩。
3D 黎綽嵐
此次參加廣州兩日一夜的交流團,讓我對垃圾處理與環保回收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帶來了許多啟發。原來,垃圾不僅可以通過焚燒將熱能轉化為電能,還能為市民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這次參觀的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是讓我對垃圾回收與再利用的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這些看似無用的垃圾,經過科學處理後,不僅能轉化為電能,還能製作成環保磚,鋪設在行人路或其他公共空間,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服務。垃圾的「重生」過程,充分體現了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與可能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參觀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時,親眼見證了垃圾回收的全過程。這次經歷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與環保結合的力量。廣州的環保理念與實踐,無疑為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榜樣。